新技術,新業績,新合作!小編帶你回看上海環博會!
參展觀眾耳目一新
環博會“上海館”首亮相,新技術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除了政府各方面規劃、制度創新,推動社會全面治理,關鍵還要靠技術,靠企業的服務。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第20屆中國環博會上,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2000多家環保企業亮出拿手技術“吸粉”,現場氣氛十足。而上海環保企業組團參展,也是本屆環博會的亮點,展覽涵蓋水、氣、土治理,一些新技術引起關注。
圖為上海天漢環境資源有限公司展臺
上海環保軍團亮相
觀眾感慨現在的環保工藝這么先進
據了解,以首個城市主題展區亮相的“上海館”內人頭攢動,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實業、天漢環境等21家組成的“上海環保軍團”,拿出看家本領,現場為觀眾講述上海環保產業如何從源頭治理到技術設備研發,助力上海環境質量改善的具體經驗。
記者一走入E2上海館內,就被一套看起來像“魚缸”的設備吸引住了目光。
據上海天漢環境資源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一套專門用于回收處置金屬廢液的裝置。正巧一個專業觀眾饒有興致地觀察著這臺裝置,這位負責人主動走上前向他介紹起來:“將金屬廢液放入這臺裝置,通過萃取工藝,得到含銅液,再經過電解,最終產出可返回工業使用的銅材料?!?/p>
只見金屬廢液從一個水槽“旅行”到另一個水槽,不停發生反應,這位負責人指著其中一個連接著數根玻璃管的水槽說:“含銅液經過萃取之后,剩下萃余液酸解綜合之后變成無害化廢水納管排放,這套裝置實現對金屬廢液的無害化處理的同時,還能夠做到資源化利用?!睂I觀眾聽完感嘆道:“要不是參加這次環博會,我都不知道現在的環保工藝這么先進?!?/p>
負責人還告訴記者,通過這套裝置,目前每產出一噸銅的成本約8000~10000元,遠低于整個行業水平。
智能垃圾桶可壓縮
能把垃圾體積縮小到原大小的1/5,直接掌握垃圾處理、收集的情況等目前,無廢城市和垃圾分類等
政策都讓行業對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分類效率?一些環保企業在新產品、新技術上開始下功夫。
記者來到上??屏汁h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展臺,一排十分特別的垃圾箱映入眼簾。只見工作人員將一大袋垃圾放入其中一個垃圾箱內,不一會,工作人員再次打開垃圾箱,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原本和一個背包一樣大的垃圾袋竟變成了飯盒大小??吹奖娙梭@訝的神情,工作人員笑著說:“這款智能垃圾箱帶有內部壓縮功能,能把垃圾體積縮小到原大小的1/5,使垃圾容量增加4倍。而且垃圾箱自帶太陽能板發電,十分環保?!?/p>
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使用這款智能垃圾箱,管理方可以在后臺即刻采集到各控制區域內不同時段產生垃圾量的實時數據,直接掌握垃圾處理、收集的情況,同時,還能夠對垃圾箱的滿溢程度進行實時監控,有效規劃清潔人員和清運車輛的路線、順序,優化資源分配。目前,這種自帶壓縮功能的垃圾箱已在國家會展中心投入使用?!?/p>
“板材”中有奧秘
沙子經過特殊工藝制成吸聲板,可降低10分貝以上的噪聲
在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展臺,十幾名專業觀眾圍在一塊,好不熱鬧。記者走近一瞧,原來他們正在研究幾塊五顏六色的“板材”。
這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板材”藏著什么奧秘?經了解,原來這是用沙子經過特殊工藝制成的吸聲板。
“這款板材可以降低10分貝以上的噪聲?!鄙虾J协h科院有關負責人介紹道:“這種材料適用于道路旁邊的屏障板,比如地鐵、高鐵旁邊。以前,我們一般會使用玻璃棉,但這就存在一個廢棄問題,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但這種沙制板材就沒影響,還能夠進行回收利用?!?/p>
據了解,這款新吸聲材質目前已通過測試,不久將會在上海中環線上運用。
此外,上海市環科院還把精確噪聲源技術運用到了鳴笛抓拍技術上,能精準捕捉道路鳴笛現象,將在全市高架等道路上安裝使用。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柏國強表示,近年來,上海環保產業迅速發展,在污水處理、消煙除塵、脫硫脫硝、噪聲治理、土壤修復等方面已擁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他說:“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除了政府各方面規劃、制度創新,推動社會全面治理,關鍵還要靠技術,靠企業的服務?!保ㄐ扈? 蔡新華)
首創股份2018 業績增長超預期
全面布局環保產業,“生態+”戰略持續推進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圈、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區域,深耕水環境市場。
今年環博會上,首創集團環保板塊攜手旗下3家企業——首創股份、首創環境、首創大氣全新亮相,全面展示首創集團環保產業的發展歷程。
在環博會上,首創股份公布2018年業績報告,多項數據表現搶眼,環保產業“生態+”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了公司“重資產輕模式、輕資產重能力”的轉變。
2018年業績增長超行業預期
根據財報顯示,首創股份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4.55億元,同比增長34.14%;利潤總額達到12.79億元,同比增長31.58%;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達到7.19億元,同比增長17.5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躍成為同業類公司全國第一,達到32.95億元,同比增長32.37%,5年復合增長率76.19%,呈現出遠超行業增速的強勁發展勢頭。
數據背后投射的是業務層面的積極信號,首創股份水處理能力達到2629萬噸/日,水務業務全年新增簽約水處理能力321.30萬噸/日,自來水銷售在2018年達到8.58億噸,污水處理量17.52億噸,在建水務工程項目增長到800萬噸/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新增簽約投資額110億元。
在固廢業務領域,2018年首創股份成為全產業鏈領跑者,固廢業務處理規模達到37925噸/日,全年實現生活垃圾處理量514.23萬噸。
“固廢板塊目前單體較大的項目尚未進入運營期,而隨著已簽約項目逐步轉入建設與運營階段,未來3年將迎來業績快速釋放期?!笔讋摴煞葚攧湛偙O郝春梅介紹說。
她認為,公司亮眼業績的背后體現了3點:一是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首創股份堅守戰略聚焦環保,環保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18年度環保主業的收入占比已經達到96.9%;二是細分業務全面開花,各環保細分業務的收入和毛利均呈現顯著增長;三是卓越運營成為行業領先,經營期較長的項目其凈資產收益率往往在中后期發力,達到“跳升”的狀態,而首創股份的項目從經營期、運營水量到利潤增勢,都值得期待。
從首創股份目前的產品線布局來看,公司已從獲取“點”上單體項目為主發展到“點、線、面”均衡布局,比如成功斬獲目前投資額最大的內江沱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同時,2018年公司在安徽省淮南市初步完成供排污廠網一體化、非正規垃圾填埋場治理,城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業務也獲得訂單,實現了“水、固、氣”全面布局、協同治理。
“生態+”戰略實施成效顯著
“去年公司明確了‘輕重并舉的商業模式’,以重養輕、以輕帶重,重資產輕模式、輕資產重能力的發展策略,一方面繼續保持重資產業務的規模和力度,一方面積極強化輕資產能力的打造與提升?!笆讋摷瘓F副總經理、首創股份董事長劉永政表示。
去年環博會上,首創集團正式發布了環保產業“生態+”發展戰略,立足于提供可持續循環發展的優質公共服務,整合“水務、固廢、大氣、資源能源”四種業態,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環境—資源—能源”綜合解決方案。
經過近一年的實踐,“生態+”發展戰略已經獲得成果。以水環境治理業務為例,2018年水環境治理業務形成的利潤在首創股份整體利潤中占比已超過1/3,以能力驅動為核心的輕資產業務拓展模式的毛利率水平高于傳統的重資產拓展模式。而在項目拓展方面,獲取廣東省中山市中心組團黑臭水體整治提升工程EPC+O項目成為首創股份輕資產業務拓展的標桿示范,證明了首創股份的項目拓展已從傳統的資本驅動型向能力驅動型轉變。
首創股份董事、總經理楊斌介紹道,在貫徹執行“生態+”發展戰略的進程中,首創股份緊跟國家戰略,目前已經明確三大布局:一是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圈、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區域,深耕水環境市場;二是發揮公司技術和品牌優勢,拓展包括PPP模式、EPC+O模式和技術咨詢及設備集成模式在內的多元服務模式;三是充分挖掘“技—投—建—運—研”各環節的內涵價值,實現項目收益的最大化。(崔煜晨)
要做政府可靠的合作伙伴
蘇伊士新創建著力培育行業,將有更多項目落地中國
危廢管理是非常重要且有前景的市場板塊,環保標準已經比較完善,問題是行業如何執行好標準。
“蘇伊士新創建不僅要做環保運營企業,還要做政府可靠的合作伙伴?!杯h博會期間,蘇伊士亞洲首席執行官郭仕達表示。
江蘇響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發生后,工業園區的安全監管成為全國多地政府的重要任務。與此同時,危險化學品的收運、貯存、處置等環節也被地方政府和工業園區放在突出位置。尤其像江蘇這樣的化工大省,未來擬大幅減少化工企業數量。
隨著國家對化工園區的管理越來越細化,是否會給危廢處置帶來更多機會?
郭仕達表示,企業今后會更多地參與到危廢等項目中?!爸袊?3多億人口,從基數來看,中國并不是一個安全事故頻發的國家。政府也在朝正確方向改進和努力。在響水事故發生后,也有當地的生態環境部門聯合蘇伊士及相關企業,考慮能否幫助化解短期問題,做一些善后支持?!?/p>
去年,蘇伊士新創建與生態環境部固管中心簽署公益合作協議,旨在為政府部門危廢處置管理人員提供完善的危廢設施運營和管理經驗?!斑@是我們對危廢領域承諾的體現,我們不僅想做項目,我們還想更多地幫助和培育這個行業?!?/p>
郭仕達認為,未來政府和危廢行業對危廢管理的意識將更高,危廢項目需求在不斷增長。危廢管理是非常重要且有前景的市場板塊。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要以最高的質量標準去管理這些項目?!拔U行業的環保標準已經比較完善,問題是行業如何能做好標準的執行?!?/p>
據了解,蘇伊士新創建目前在運營中的危廢項目主要包括上海、南通、常州、啟東和泰興。另外,蘇州工業園以及廣西欽州兩個項目在建。郭仕達表示,蘇伊士將爭取每年實施兩個項目,不遠的將來在山東也有項目實施。
同時,行業的降本增效也被提及。危廢項目從業務布局上來看,主要還是采用焚燒轉變成熱能的技術?;谶@樣的技術以及相關的業務模式,要讓項目有經濟性,至少需要每年有1萬噸以上的規模。以廣西欽州項目為例,項目設計產能3萬噸(每年),開建之前要進行市場調查,確保這一項目有足夠的危廢產生量需要處理。
針對小規模園區環保治理企業規模偏小或技術較為落后、管理不完善的問題,郭仕達表示,蘇伊士在一些小規模的化工園區也有相應業務,企業在幫助客戶進行危廢管理和處置過程中,不只是進行末端處置,還要從危廢產生的源頭去追蹤,通過卡車槽運的方法運到危廢處理廠,用數字化的方法跟蹤運輸全過程。
同日,蘇伊士與江蘇省無錫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簽署投資協議,在無錫增資擴建其亞洲最大生產基地,由原來的3萬平方米再擴產約1萬平方米,旨在為中國客戶提供更加經濟、高效的產品和服務,打造資源變革的產研一體中心。(張蕊)
凝聚共生的力量
環境產業鏈各環節企業之間戰略協同增強
共生的力量來自于環境產業鏈各環節企業之間戰略協同的增強。
本屆環博會上,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趙笠鈞表示,推動環境產業開辟新格局,開拓新方向,需要大家凝聚起共生的力量,這種共生的力量來自于環境產業鏈各環節企業之間戰略協同的增強。中國環博會正成為中國環保產業面向全球的新名片,為全球環保人勾勒出綠色生態的未來。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19年優秀環??萍紕撔鲁晒闭箙^,來自北京的潔綠環境嶄露頭角,這家企業在垃圾滲濾液、廚余/餐廚垃圾處理和市政污泥處理3個細分領域的特色技術引來了不少專業人士的關注。
現場,市政污泥處理成為專業人士熱議的話題,企業負責人介紹說,潔綠環境以厭氧消化工藝為核心,配套除臭和沼氣凈化利用系統,大幅提升厭氧消化的處理能力,能有效解決市政污泥處理的難題。
據悉,環博會首日舉辦了超過25場同期活動,從技術研討會、設備路演到新聞發布。其中,來自哈希、航天凱天、圣戈班穆松橋等5家企業在環博會首發平臺上召開新品發布會。航天凱天推出了針對分散型農村生活污水開發的戶用型和集中式兩款航天罐,利用太陽能供能,以MBBR為主體工藝,破解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難題。
在室外路演展示區,來自中聯重科、福龍馬、新陜汽、凱馳、神舟汽車等7家環衛設備企業進行11輛新能源環衛車輛、清掃設備的作業演示?,F場,演示車輛以“閱兵式”的隊形按先后順序進行實地作業,陣容宏大,場面壯觀,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停留。(徐璐 蔡新華)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程維嘉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志、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新聞微信、中國環境新聞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后,方可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并注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于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于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權人承擔。